Featured am 8:30 - pm 4:30 【初階】預防及延緩失能教育訓練(6h)_台東場 Featured 3 月 31日 / 上午 8:30 - 下午 4:30 【初階】預防及延緩失能教育訓練(6h)_台東場 訓練目的:參訓對象以照服員年資2年內的學員為主。依據本團隊113年課程需求調查及執行能力自評分析結果,在宜蘭、花蓮、台東三縣市,「傳統醫療保健」、「課程教案發想及分享」主題為照服員最期待進修的課程。 臺東縣政府自2020年起,透過嘗試以長者為主體,推動-推廣原住民傳統醫療保健計畫,邀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張育銓教授組成協力團隊,透過多元路徑的形式,與參與的文化健康站,以共耕園為基地,推展至在地知識、飲食、勞動、復耕等面向,融合文化記憶、農耕模式與傳統植物耕種,以貼近地方的文化紋理,開展出不同站的特性與發展方向,並在過程中將部落傳統醫療進行爬梳、彙整、復耕與應用,並進一步透過不同路徑,讓知識不僅僅是典藏,而是嘗試回到生活之中,藉以促進長者自我價值的肯認,建構臺東獨有的照護模式....
Featured am 9:00 - pm 4:30 【初階】文化安全(6h)_花蓮場 Featured 4 月 11日 / 上午 9:00 - 下午 4:30 【初階】文化安全(6h)_花蓮場 訓練目的:強化並發展原住民族文化性、健康性、在地性之照顧模式,並且以文化安全作為第一線服務的先備知識,是文化健康站的服務在地化的一個重要概念,因此課程內容會以原住民族健康現況簡介、文化照顧需求、文化合適性介入及處遇、教學策略與教案設計等相關課程規劃。首先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要先探討「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議題出發,當代原民議題不只是當代條件與結構問題,尤其在身心健康方面,不能忽略「歷史創傷」的影響。歷史創傷源自「歷史殖民創傷事件」造成文化流失與生活衝擊,這樣的創傷反應會世代傳遞、影響後代,因此在探討文化知識體系時不能去脈絡化的將社會問題單純歸咎於個人或家庭;有了歷史創傷的雛形概念後,第一部分將納入「文化照顧實踐與實例」進行第二階段的課程....
Featured am 9:00 - pm 4:30 【初階】量能提升服務(6h)_花蓮場 Featured 4 月 14日 / 上午 9:00 - 下午 4:30 【初階】量能提升服務(6h)_花蓮場 訓練目的:加深量能提升服務之內容與實務操作,依量能提升服務項目(簡易居家服務、長照創新服務、陪同外出、陪同就醫)以情境式主題演練方式,實際藉由主題式模組演練操作與分組討論分享。將以各項服務模組操作內容說明,量能提升服務實務案例分享(失智症案例),量能提升服務模組分享與討論,量能提升服務紀錄系統教學作為問題討論與回饋....
Featured am 9:00 - pm 4:30 【初階】文化安全(6h)_台東場 Featured 4 月 25日 / 上午 9:00 - 下午 4:30 【初階】文化安全(6h)_台東場 訓練目的:強化並發展原住民族文化性、健康性、在地性之照顧模式,並且以文化安全作為第一線服務的先備知識,是文化健康站的服務在地化的一個重要概念,因此課程內容會以原住民族健康現況簡介、文化照顧需求、文化合適性介入及處遇、教學策略與教案設計等相關課程規劃。首先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要先探討「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議題出發,當代原民議題不只是當代條件與結構問題,尤其在身心健康方面,不能忽略「歷史創傷」的影響。歷史創傷源自「歷史殖民創傷事件」造成文化流失與生活衝擊,這樣的創傷反應會世代傳遞、影響後代,因此在探討文化知識體系時不能去脈絡化的將社會問題單純歸咎於個人或家庭;有了歷史創傷的雛形概念後,第一部分將納入「文化照顧實踐與實例」進行第二階段的課程....